今年是6.5“世界環境日”,中國主題確定為“踐行綠色生活”,旨在通過“環境日”的集中宣傳,廣泛傳播和弘揚“生活方式綠色化”理念,提升人們對“生活方式綠色化”的認識和理解,并自覺轉化為實際行動。
當前,解決城市交通擁堵,減輕環境污染的最主要最直接的辦法是減少汽車保有量,并大力發展公共交通。更加靈活、小巧的代步工具正在力圖加入到改善城市交通的隊伍中來。針對這一領域,目前已經涌現出了眾多的代步工具,有智能自行車、智能電動車、還有主打酷炫拽的獨輪車、平衡車等等。
一、解決擁堵
城市擁堵的主要原因是汽車過多,對于大眾出行而言,公交車與電動車則是十分方便的工具。一味地禁止電動車,汽車輛過多只會讓道路更加的擁堵。電動車與汽車是此消彼長,城市封殺電動車,那么這個城市的汽車將猛增。以深圳為例,限電動車后,限汽車了,這樣無法解決問題。
二、節約資源
道路橋梁資源、停車場地資源、石油能源資源都是有限的。對上班一族和短途出行人群,提倡用環保節能的電動車和公共交通解決出行,這樣才能更好的合理分配社會資源。在一定范圍內速度越快,在道路上行駛的時間越短,占用道路的時間越少,安全也會提高,道路通暢度相應增加,而且,節約了整個社會的時間成本,意義非凡。
三、穩定性
無論什么交通工具底盤越重穩定性越好,尤其是電動車,稍重一點,帶人帶貨爬坡增加行駛旅程都是有利的,剎車性能也會好很多,而國標40公斤的標準,實在是只適合“小眾”了。
如果電動車與汽車發生危險情形,稍重點的電動車則能更好的剎車,緊急轉彎等性能也好很多,而40公斤的輕飄飄的車,恐怕只能悲傷的被撞飛了,另如果真是40公斤的車,由于電池重量限制行程太短不實用,將讓更多的老百姓放棄電動車去買汽車,開汽車的人多了,豈不添堵。
四、安全
電動車本身是沒有錯的,就像廚房的“刀”一樣,不安全是因為使用“刀”的人,電動車是人在騎,該管的是人而不是汽車,而且立場換一下,坐在電動車上的人肯定會說最大的安全隱患是汽車,到底誰更危險?
客觀的講,相對汽車而言,按比例,電動車比汽車要安全好多好多倍的,這是許多專家統計過的,試想一下,中國人就那么多,讓更多的普通老百姓不開汽車而開電動車,減少開汽車出行的機會,安全是也會大大提高。
現在污染日益嚴重,能源日趨上漲,而電動車耗能低,電池又可以回收,是真正環保節能的交通工具,為了保護環境,多多支持電動車事業,電動車是便民利民的交通工具。